
2025年2月19日下午,我校心理辅导室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期心理委员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以“守护心灵 助人成长”为主题,旨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练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帮助其在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切实作用,成为校园心理健康的重要守护者。
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及心理健康教师共计40人参与本次培训。
培训开始,心理健康教师郝秀娟、曹起正以“观察员、宣传员、支持者、桥梁”四个关键词为核心,明确了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讨论,参训学生深入理解了保密原则、界限原则及关怀原则的重要性。一名参训委员表示:“我意识到,心理委员不仅是倾听者,更是连接同学与专业心理支持的纽带。”
培训重点围绕“观察识别、有效沟通、危机干预”三大核心技能展开。在“有效沟通技巧”模块中,老师通过模拟对话示范了倾听的三要素——肢体语言、不评判态度和共情反馈,并进行了共情六步骤技能的讲解,此外还提供了“开放式提问”“支持性回应”等实用话术,强化心理委员工作技能的提升。

参训学生演练了“安抚情绪受挫同学”和“处理潜在危机事件”等场景,掌握危机上报流程与沟通技巧。一名参与演练的学生分享道:“当室友在厕所哭泣时,我学会了如何用共情表达引导TA寻求专业帮助。”

此外,针对中职生常见的人际关系困扰、家庭关系困扰及网络成瘾问题,此次培训也指导了心理委员掌握相关应对策略
培训强调心理委员需在助人中保护自身心理能量,并详细介绍了校园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等资源。心理健康教师提醒:“助人的前提是自我关怀,心理委员需及时疏解压力,避免过度卷入。”
本次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了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为构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增砖添瓦。未来,学校心理辅导室将持续开展心理委员专项培训及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